柏拉图对话录——斐莱布篇

Catalogue
  1. 1. 内容
    1. 1.1. 整体的一、无限的多、划分的一
    2. 1.2. 善、快乐、理智
    3. 1.3. 根据快乐的产生、状态来划分
    4. 1.4. 快乐的真假

内容

斐莱布篇(Philebus) 讨论的是人对于“快乐“的态度。

整体的一、无限的多、划分的一

斐莱布认为快乐是最重要的(12E)也是好的(13B),苏认为考察快乐,必须进行划分,因为有不同的形式(12D),比如颜色与颜色相同,但黑白却对立。他们达成共识,快乐是复数(14B)。

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15C),一类“一”就是无限的“多”,无限的“多”就是“一”(例如事物既是整体(一个人)又是无限多的部分(人的器官、组织、etc.),这里观点类似于《巴门尼德篇》八段推理(5.2,5.3,5.5,5.6)。那是否存在一个真正的不可分解的“一”是存疑的(《巴门尼德篇》八段推理5.1,5.4,5.7,5.8)。

实际上,苏格拉底建议别去管那个不可分解的“一”,至少对于一个整体的一,可以先进行划分,变成“二”,“三”,弄清楚整体的一下面一些局部的特性,而不是一股脑儿说这玩意事无限的多,然后了事;这样我们就会对更细致的局部的一有更清晰的认识(16E)。举例说明:

每个人都有耳朵,能听别人发声。但是如果一味把声音当作无限的多(无限多种音色音调频率分贝),那他就只是个不受约束的笨蛋(17E);相反,如果他把无限多的声音先划分成几个字母的发音,这样他就可以细致的辨识声音并获取信息。相关的想法在《政治家篇》关于人与其他的划分有体现:政治家篇强调要从本质属性划分,此篇强调不划分那就是一坨浆糊。

善、快乐、理智

善是完善的,不需要额外的东西产生幸福。考察快乐和理智是否是善,假定快乐没有理智,则没有思想没有记忆,都不记得自己快乐过(21C);假定理智没有快乐,那就跟机器没啥区别,也不是人想要的(21E)。只有混合的快乐和理智,才有可能是善的(型的混合属性在《智者篇》关于五个型的互相关系中得以讨论)。快乐绝不等于善,不是人的终极目标。

那快乐和理智谁更重要呢?苏格拉底提出了宇宙的四大种类:

  1. 无限。2. 有限。3. 混合。4. 混合的原因。

无限包括的概念如“较大”,“较小”,“较热”,“较冷”,因为他们描述的东西是无限多的,例如对于我来说”较轻“的人,有无数多个。(24B)
有限包括的概念如“相同”、“两倍”,拥有确定的尺度度量。(25B)
混合是在无限的空间建立有限的度量,如在音域建立音阶,创造出尺度与平衡。(26A)
万事都有其因,这个起因是不同于1、2、3的事物(27B)。

我们已知比较理想的是快乐和理智的混合,属于第三类,那么谁是亚军呢?快乐是第一类事物,是无限的多;而第四类事物在无限的宇宙中产生了丰富的“有限”和秩序,是智慧和理性的,而理性和智慧是一种神性和心灵(30C-E)而属于第四类事物。

根据快乐的产生、状态来划分

第一类快乐——从紊乱(饿)到恢复(吃饱)产生快乐。
第二类快乐——灵魂期待快乐时就感到快乐。(例如期待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因此在过程中快乐)
第三类淡定——动物没有经历恶化和恢复,因此无快乐也无痛苦。

理智属于第三状态,充分的拥有秩序,因此没有恶化和恢复,类似于神的生活,也没有快乐。第二种快乐来自于灵魂对于过去快乐感觉的回忆(34C)。

考察第一类快乐,比如喝水,本质是一种身体的缺乏,而想要补充则是欲望。想要补充的欲望并非身体正在经历的,因此只能是来自于灵魂关于欲望满足的回忆。回忆引导我们趋向欲望的目标(35D)。因此,缺水时身体痛苦;灵魂回忆水的补充而快乐。然而灵魂的回忆产生的欲望无法满足又痛苦。

快乐的真假

一个人可以拥有意见,但这个意见可以是虚假的陈述(《智者篇》虚假=不同于真)。一个人拥有快乐,这可能是一个虚假的快乐吗?

快乐可以是强烈的和微弱的,可以是好的和坏的;那存在“错误”的快乐吗?例如,其原因是感知对象犯了错误而误感到快乐(例如普信男自以为泡妞成功而产生的快乐)(37E)

虽说也许快乐本身无所谓对错,但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与理性和知识相连以及与无知相连,直觉上是有区别的(38A)。进一步,苏格拉底描述了人们判断正确与错误来自于心灵印记与现实的匹配和错配,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38B-39E),相关于《泰阿泰德篇》心灵印记的错判。苏格拉底将准确的期待而产生的快乐定义为真实的快乐,不同于此的快乐为虚假的快乐(40A),其理论基础是《智者篇》的“非存在=不同+存在”以及《政治家篇》关于本性划分的概念。

接下来,讨论集中在考察快乐在产生的方式,考察如何评价虚假和真实快乐是以什么原因是好和不好的,进一步考察善的结合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度排序,见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