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解释篇解读

Catalogue
  1. 1. 命题的引出
  2. 2. 命题的讨论维度
  3. 3. 偶然性的肯定与否定
  4. 4. 矛盾与相反
  5. 5. 存在与真假
  6. 6. 思维导图

命题的引出

范畴构成主体名词,作为主体的部分修饰主体名词的成分只是主体的部分。动词(包括动作以及是)构成对主体的描述,与主体名词结合形成句子。只有目的是判断的句子,也因此可判断真假的句子,是命题。

之所以讨论命题,在于讨论如何判断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对错。范畴本身无所谓真假,只有当一个人形成判定性的句子时,这个句子才是可判断真假的反映人类思维的命题。

命题的讨论维度

一个复杂的命题,其描述了人复杂的思维过程,对其进行分析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解构。解构分为四个过程:

  • 复杂命题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是单一命题构成的。
    复合在于主语的复合和谓词的复合,谓词包括动作的复合以及用以修饰主词的名词的混合(宾语)。其判定复合的标准在于是否为”一“的第一或第二实体。
  • 肯定与否定。
    肯定命题对应的否定命题互为矛盾命题,矛盾性体现在必然一真一假。
  • 必然与偶然。
    当必然/偶然,和否定联系起来时,一切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具有歧义,需要进行系统分析。
  • 矛盾与相反。
    矛盾与相反概念上有差别,实际上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确定性的肯定与否定

对命题的否定,体现在对整体句子的否定,对主词的否定,对谓词的否定及对描述词性质的否定。其主词又可以包括全称、单称、所有单称、存在单称。

无疑,对命题的否定是对整个句子所陈述事件的否定。对主词的肯否定只存在一种形式——a/非a。对谓词的肯否定,对性质的否定类似,是/不是, F/conF。但主词可以加限定语,类似于所有的/存在,这时对主语的否定显得无聊。谓词的否定则可以除了谓词本身加是否,还在所有的前加是否。当所有的/存在前的否可以将所有的/存在互置,再描述谓词本身。

  1. {}/非 -> a/A -> 是/不是 -> F/conF.
  2. {}/并非 -> 所有的/存在 -> a -> 是/不是 -> F/conF.
    对于第一种情况,其最本质的否定在于将是替换成不是。第二种则直接是开头加并非,但等价于改变所有存在,并改变是和不是。

偶然性的肯定与否定

情况自然要复杂的多,因为其是/不是可以添加可能/偶然/必然/不可能等修饰。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可能=偶然,必然不=不可能,不可能和可能矛盾。对于偶然性的否定,其最根本的原则在于否定修饰可能性的词——可能v.s.不可能,偶然v.s.非偶然,必然v.s.非必然。

但可能的含义存在多种情况,从人类的语言中,可能的歧义非常严重,总结下来有三种:不必然/并非不可能/不确定这三种情况。对于语言逻辑的严谨定义,可能应等于并非不可能,因为并非不是便是是。若强调某件发生的事是偶然/可能发生的,则偶然更偏向于表达非确定,即非必然。

亚里士多德对于可能反面是不可能的严谨语境做了详细的分析,it A F that it B. AB为是或者不是,F为任意描述偶然性的词,则否定本质说的是it not A that it B,但等价于it A that it not B。 他强调必然可以推出可能,并因此弥合了由于语言歧义带来的诸多麻烦。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将所有/存在结合于偶然做考虑,我们可以简单延伸一下:

所有的/存在 a 可能/必然/不可能 是/不是 xxx。

对于所有的/存在修饰的命题,根据否定命题原则,自然而然的选择直接加“并非”来否定。然后并非移动到所有的/存在右侧,所有的/存在互换,后续原则和偶然性的否定一致。比如:

存在一个小朋友,刚生下来就可能会弹钢琴。(肯定)
不存在一个小朋友,刚生下来就可能会弹钢琴。(否定)
所有小朋友,刚生下来不可能会弹钢琴。(否定)

所有小朋友,刚生下来一定会哭。(肯定)
并非所有小朋友,刚生下来一定会哭。(否定)
有些小朋友,刚生下来不一定会哭。(否定)

矛盾与相反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对矛盾与相反命题做了限制。虽然否定的形式多样,但真正有关联的命题不是对主项的否定,因为命题所陈述的事实就是修饰主项的,而其矛盾/相反命题也应当讨论同一主项。例如:

男人总是很自信。其相反/矛盾命题应当盯着男人这个主项讨论——男人总是/有时不自信,而不应该说非男人总是很自信。

矛盾与相反命题在陈述主项是什么性质时一致,都是对是取否定,不是对主项或对性质取否定。对于所有/可能以及所有/存在,矛盾命题追求取补集,而相反命题追求取极端——

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矛盾命题是有些人是聪明人。相反命题是所有人都不是聪明人。

存在与真假

解释篇的哲学意义,除了语言和逻辑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规范化了关于存在/真假的讨论。《Sophist》虽然讨论了真假和存在,但由于存在在不同层次上的含义不同,需要限定“某一类”的存在是真实,才可以讨论虚假。亚里士多德则限制了讨论范围,使言语的含义更为明确:

  1. 一切范畴皆存在,并无所谓真假。
  2. 命题皆存在,有所谓真假。
  3. 对于现实存在的范畴,其命题的真假性取决于与物理世界的吻合程度。
  4. 对于现实不存在的范畴,其命题的真仅当本性对等时成立(这与《Sophist》观点不同,但更接近于我们的理解。
    对于第四点,我觉得一个有趣的例子——半人马是人头马身的动物。这句话是真的吗?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是真的。即是半人马不存在于现实,但他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并且约定俗成的,我们心中的半人马一定是人头马身的样子,因此本性描述正确。

思维导图

解释篇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