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辩谬篇

Catalogue
  1. 1. 诡辩的定义
  2. 2. 诡辩与辨谬的分类
    1. 2.1. 诡辩的方式
    2. 2.2. 无法辩谬的原因
    3. 2.3. 诡辩的性质
    4. 2.4. 诡辩的套路
  3. 3. 辩谬
    1. 3.1. 好处
    2. 3.2. 存在的意义
    3. 3.3. 消除虚假反驳的方法
  4. 4. 总结

《辩谬篇》(Sophistical Refucations)解决的是如何在别人的诡辩术下捍卫自己的观点。因此,这里主要讨论了有哪几种诡辩的方式,以及针对他们分别应当如何捍卫。

诡辩的定义

诡辩的反驳的本质是谬误的表面反驳(164a20-22),其特点是使用陌生的名词、语境对回答者进行欺骗(164a24-165a15),从而使反驳者显得更加智慧(165a15-36)。

诡辩是讨论的一种。讨论可以分为教学、辩证、检验、争辩,教学从真的前提出发进行科学推理(《Posterior Analytics》),辩证从普遍接受的观点出发进行论题的推理(《Topics》),检验从回答者的某个论点出发进行提问从而获得更多的结论,而争辩则从未被双方接受的前提出发。诡辩的反驳的基础是最后一者。(165a37-165b13)

诡辩的本质是通过错误的方式——利用冗余发问、引起歧义、悖论、错误语法,来形成对回答者进行表面的反驳。(165b14-22)

诡辩与辨谬的分类

诡辩的方式

主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语言分为语义双关、歧义、组合提问、拆分原子问题、语音、表达方式;非语言分为利用偶性、偶例、因果倒置、错误归因、搅浑问题、无关命题、疯狂提问、(165b24-166b27)。

  1. 将偶性的前提当做特性的前提(166b29-166b34):我不喜欢抖音,所以中国人不喜欢抖音。
  2. 个例当做普遍(166b35-167a20):存在的事物就是存在。
  3. 因果倒置(167b1-167b20):因为地湿了,所以下雨了。
  4. 不相干的当做原因(167b21-35):生成来自于毁灭,因此灵魂来自于生命。
  5. 合并不同的问题要求作答(167b36-168b19):把后年的健身卡都充了,健身有益于身体健康,不香嘛?
  6. 提问与论题无关,导向陷阱和悖论(172b8-24)
  7. 通过许多问题,含糊不清的省略问题,把事情搞复杂(173a33-173b14)。

无法辩谬的原因

无法捍卫来自于别人诡辩的反驳,本质来源于无知(168a20-168b15),对定义的认识有缺陷(168b16-21),对结果进行了偶性的阐述(168b22-169a5),不明确的知悉命题而导致多命题合并(169a6-21)。

诡辩的性质

诡辩利用的是具体和普遍的混淆,一与多的混淆,意义差别小的概念间的混淆(169a22-169b16)。诡辩推理是表面真实、表面相关的语言逻辑陷阱(169b17-28),利用语言本身进行表面的推理,脱离现实或者思想(169b29-170a13);而论证应当是针对思想,语言应当为了思想而服务(170b13-37):例如沉默者的说话,沉默者值得是他在历史数据上更多的保持沉默,而他当下仍然可以正在说话;其语言的矛盾是由于省略造成,但并不影响思想表达。诡辩得以成功,因为反驳的空间是无限的,在特有的学问上我们可以掌握虚假推理的抵抗(170a20-170a32),但所辩论的问题通常具有开放性,不涉及知识(171b30-172a30),前提无特定学问的规则(171b6-29)。

诡辩的套路

将回答者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入自己熟知的一套逻辑闭环,然后在其中设置悖论进行反驳(172b25-173a31);使用文法相关的陷阱(173b15-174a15),通过延长、加快、交替提问的方式搞混回答者(174a16-26)。不通过前提和推理,强行下结论(174a27-174b11),引入熟知的逻辑陷阱引起悖论(174b12-18),曲解回答者的语义(174b19-40)。

辩谬

好处

理不辨不明,论辩的好处有:1. 明确命题语义;2. 明确心中的思想和问题。3. 通过捍卫论辩,展示思想和知识,从而获取肯定和荣誉。

存在的意义

论题在于将思想合乎逻辑的展开和展示。辨谬在于消除虚假的反驳。其技能点有差别(175a16-30)。论题是通过本质的逻辑生成语言,而辨谬是从剔除语言表面形成的谬误,捍卫真实的逻辑(176b29-177a9)。

消除虚假反驳的方法

若提问不合理,则无论回答是或者否都让反驳者有机可乘(175b2-175b15),例如反驳者设计语义双关、歧义等陷阱(175b38-176a16)。消除的方法是在回答前就予以回击消除歧义(176a16-36)。

若提问不明确,语义含糊,也许是故意的(诡辩),也许不是故意的(由于反驳者的无知),需要确定语义(176a40-176b6)。

对于多个命题的错误合并,单个问题的错误拆分,消除方法是从相反的角度出发,拆分与合并(177a34-177b34)。

文法、发音等明确从语言本身出发的反驳,无需理会,不构成对思想反驳的依据(177b35-178a2)。

考察是否仅仅是语言形式的相同,而意义不相同,考虑全称与个别事物的潜在混淆(178a27-178b8):如一个人没有得到就不能给出,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快的得到一个事物,却可以很快的给出一个事物。

针对偶性的表面反驳,通常在某些省略变量上不一致。(179b7-180a22)例如我认识我老婆,但是我老婆距离我100米以外我辨识不出这是她。我既认识也不认识,认识在于认识她的性格,不认识在于当下不能构建身份与视觉印象的联系。当反驳的前提不确立时,需要丢还给反驳者,而非回答是否,否则都将会引发反驳者后续的错误归谬(181a15-21)。消除表面的反驳,在于确立反驳者所提出的矛盾命题是否在同一方面,以同一方式、关系、时间为限定,否则只是表面的反驳(181a1-14)。偶性的实体的矛盾命题需要一一对应,关系词需要与形成关系的主体一一对应。

总结

需要弄明白是哪类问题。对语言、非语言问题,语法错误等区别对待,加以消除(182a6-182b32)。

谬误的反驳是使人讨厌的。其讥讽性来自于从普遍接受的观点出发,又推翻了普遍接受的观点。其滑头性在于暧昧不清,混淆视听。(182b33-183a)

论题与归谬是能力的发现,从广泛普遍认可的前提进行推理,得到议题的答案,并进行捍卫。万事开头难,通过这种方法步步前进,所形成的新结论逐步被人们广泛接受。已有的修辞学都是语言的,针对技术结果的,而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是系统和完备的理论技术。(183a26-184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