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是其历经十几年写下来的心得体会,用于告诫自己为人处世要淡定,心态要好。这本书不包含逻辑严密的成体系的逻辑论证和学说,更像是小作文。当然他的小作文写的确实不错,里面有很多闪光的想法,而且也非常有道理。《沉思录》从宗教中来,到生活中去,对于心灵和行为的指导是有益的。美中不足的是不够精炼,不同的作文中相似的观点反复出现,同时观点间虽有联系,但这种联系分散在各处,难以形成统一的系统。因此读完整本书又很难用几句话完整的概括他的观点,以至于让读者担心有所错漏。我归纳整理了书中主要的观点以及他们的联系,虽不能体现原著美感,但能更好的对自己进行指导。
总纲
- 对外,心态要淡定——一是因为外部环境没有错,错只能怪自己。
- 对内,心态要健康——抵制诱惑,要善良,要感恩。
- 对外行为——帮助和尊重他人。
- 对内行为——专注于理性指导,珍惜当下,做有意义的事。
主要论证
基础
我们的宇宙是理性的,是有规律的。既然我们追求美好的明天,同时又相信规律,所以规律是向善的,所以我们不可能遭到纯正的恶的对待。具体而言,我们所谓的恶体现为如下:要么是我们自己恶,要么他只是显得恶,要么即使他真的恶,也是在大的规律下向善的必要的局部的恶。基于这个逻辑,总纲可以进一步细分。
A 对外部恶,心态要淡定
如果认为外部环境不合理,那要反思:
A.1. 是不是自己错了?
A.2. 真的是别人错了,那要为他感到同情和惋惜,善意的去纠正而不批判,因为自己也经常犯错。
A.3. 对待别人的错误,用善意去回应,举手不打笑脸人。
A.4. 积极视角去诠释,失败是成功之母,逆境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B 自己心态要健康
B.1 理性优先。因此要控制心灵趋于理性,排除肉体的一切干扰。
B.2 不求名。别人的看法不重要,因为一千年后都灰飞烟灭。而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合乎理性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B.3 不求利。财富不好也不坏,怎么运用财富才体现好坏。因此要理性的获取和使用财富。不吹高估值,因为泡沫破灭时你会很失望。
C 对外善意积极对人
C.1 积极去帮助别人是合乎理性的。不尝试改变别人,因为能改变的只是自己。
C.2 不抱怨环境,因为环境总是合乎理性的。
D 对内理性做事
D.1 在理性指导下,做事有目的且果断有毅力。
D.2 注重当下,每步做好。
D.3 在理性的驱动下,不怕逆境。
D.4 有自尊,不做不符合理性的错误的事情。
我的分析
对待力有不逮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如果信服马可奥勒留的大前提,以及整体世界是存在理性的(因为向往而相信),则基于这个乐观的大前提,我们可以得到他说倡导的所有结论。因此,《沉思录》提供了具体的心灵和行为准则的指导,能够带给人心态的平静和生命里最深层次的幸福。然而反思自己,我又是个极爱抱怨和吐槽的人,对照着看,本质的原因是在进行思考时自相矛盾的丢失了某些《沉思录》点出的重要的观点。譬如就拿社区防疫举例:
我不满于社区在没有县级及以上明确法律条文下把人封控在家,担心他们侵犯人身自由。
如果我丢失了一切改变的希望,那彻底失望的我是不会抱怨的,因此我抱怨是因为我相信理性的世界能把这个问题解决。那我为什么要抱怨呢?我扪心自问,并不是我认为抱怨能改变这件事,根本的原因,是我无能的恐惧。我恐惧以后礼崩乐坏,成为这些社区砧板上的鱼肉。而抱怨,则是我想要纠偏的侥幸心理的最后表演。看来,这里我是一个矛盾体,而矛盾的根源在于我对于信仰的迟疑。
我不完全相信世界的理性,因为我恐惧。我又不完全对世界失望,因为我怀有希望。《沉思录》交给我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百分之百相信宇宙在大的尺度上一定是理性的,因为除此之外我们不能依赖于任何事物。
最近,社区过度的封控不合民意,导致国家出了优化十条,与《沉思录》所描述的理性是相吻合的。毕竟,从大的尺度上看,理性要求民生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么无论封控还是放开都是为了民生,一旦其过度不合理,最终一定会通过民众的意见来纠偏,因此不论极左还是极右,一旦影响了民生,一定会被纠正,直到达到可接受的状态。
可见,对于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负面环境因素,我们完全不用恐惧,也不用担心,因为既然我们改变不了,整体向善的宇宙规律必定会让别的因素将其改变。无论是个人,团体,社会,国家都会在理性的规律中运行,邪恶的则一定会被淘汰或纠正。
对待力所能及的负面影响
我觉得《沉思录》仍有其过于消极的一面,具体就体现在对所有的外部事物都不积极寻求改变,而是认为这是规律的一部分自发的在运作。殊不知,自己去纠正某些力所能及的恶,也应该是宇宙规律的一部分。例如,福田中心区的人行道路灯很晃眼,如果每个人都说这是规律的一部分,我心态要好,那这个事情就永远不能被解决。但我仅仅是提了3次12345的投诉,这件事就彻底被摆平了。因此,我很难完全的认同A.2与A.3。
具体而言,善意和同情往往达不到纠正的效果。事实上,我在心态上应该遵从《沉思录》的教导,但我在行为上却对于可以纠正的错误要全力以赴(D.1-D.2),对于自己的权益在力所能及情况下也应当去勇于去争取。尤其关于举手不打笑脸人,我实难认同,因为恶霸就爱欺负老实人。若说恶霸欺负人也是长期理性的一部分,因为教育资源还不足以教育好恶霸,但是长期是能教育好的,这就太委婉了一些。毕竟如果是有商量的余地,还是应该努力争取,若善意的劝诫无效,自己又有能力通过外力使之屈服,仍不失为可行之举。这不是在行使宇宙的规律赋予我理性的一部分吗?
心态、行为与言论
纵使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是正当合理的,《沉思录》仍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首先,应当知晓这仍然是大的向善的理性中的一个环节,所以心态仍然应当是积极淡定的。而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其本质目的也是为了自己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更加合乎理性,因此在争取时一定不能过犹不及,而是合乎理性的去争取,不能过分,反而更加丢失了其正当性。
无论某件事我们是否能改变,A.2/C.1等都指导我们要理性和善意的发言。某些发言过于危险,纵使有其合理性,却使人锒铛入狱,这就要看他积极的影响是否大于自己锒铛入狱的消极影响了。大部分情况下,总体而言这不符合理性,只是自讨苦吃,因此因极力避免。纵使言论不至于有显性的伤害,但我们也应当时刻注意,我们发言的目的是为了使世界更好,激烈的纠偏虽能博人眼球,却无法使那些非同道之人信服,而只有善意的探讨,才能把那些心态开放的人劝归自己认可的阵营。
我的反思
按照《沉思录》的教导,我审视我曾经的心灵和行为,简直是不及格中的不及格。总结自己的失败之处,对自己提出如下知道意见:
有信仰,对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消除心中的恐惧,并对他的改变抱有绝对的希望。
崇尚理性,没有任何事物比合乎理性更重要。名利在一千年后都是浮云。财富取之有道,需要支持自己生活的好,拿自己该得的,不贪财。
警惕负面情绪和行为。负面情绪必然来自对前两者的忘却,若有苗头则需要及时抑制。负面的行为和语言,一定是为了力所能及的正义之事,时刻谨记目的是理性,因此负面的反馈也应当防止极端。
比起圣贤,我更接近于无赖。但希望经过这些反思,能在未来的生活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