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洞见(Why buddhism is true)是美国的一位学者站在现代科学视角下看待佛学的一本书。其目的是抛去其权威、神秘主义、过时的思想,剖析并介绍佛学中较为公认的,与现代科学和社会相符合的观点。书中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前提下诠释佛学的合理性,并展现了几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用以佐证佛家的论点,并结合自身体验讲述了正念冥想的价值。其论述可读性强,论据翔实,并结合了作者自身的一些思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本文意在阐明并解释其主要观点,讨论它与西方哲学的联系和差异,并引入自己的批判和思考。
主要观点
本书阐释的佛学,其观点我总结如下:
1 | 人受“五蕴”之苦,生而不自由。需进行“八正道”修练(书中主讲正定+正念),逐渐进入“无我”、“无相”的状态,从而得到解脱。 |
展开来讲,主要有几个关键的概念。
- 五蕴,就是常说的五种感官。
- 不自由,论点是我们是感官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管理者。
- “我”,有两个我;一个是感官的被动接收者,一个是主动思考者。
- 无我,即否定被动接受者的真实存在。
- 无相,即否定承载感官接受的特性的客体的存在。
- 解脱,即把握真我(主动思考者),否定感官的被动接收者。
- 正定,能够对外物进行集中注意力的把握。
- 正念,能够对内心进行集中注意力的把握。
我们在翻译一下,那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官,要修炼找到感官束缚的真我,解放他。
佛学的理论
理解本书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那么前提是对上述看似荒谬的说法至少没有抵触心理。这里我引出直观的批判,并通过引用作者的讨论来解决部份问题和抛出从而生成的新问题。
批判
我假想自己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小白,大概会对上述“荒谬”的思想按照顺序作出如下批判。
- 感观都丢弃了,这不扯么?怎么不饿死自己?
- 两个我,佛教徒是不是精神分裂了?我就是我!
- 我就是我,我掌控我的一生。
- 修炼有毛用?能赚钱养家么?
- 我吃好喝好,自由的很,比僧侣自由多了!
当然,这本书直面所有这些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其中有一些通过实验现象,一些通过哲学思辨。
现象
对于通常意义上的“我”是不是自由的问题,作者通过诸多现象进行了解释。一个有趣的实验是对于某种病的治愈需要进行“裂脑”,即切断左右脑连接的神经元。通过已有的科学知识有一个前提,左脑掌管的是语义模块,右脑掌管的是行为模块。现象是:
1 | 给裂脑者的右脑发出“拿铲子”的指令,左脑发一张“雪地”的照片。当其拿起铲子时,问其动机,回答是为了去铲雪。 |
这个实验说明,人的大脑所谓的“动机”,并不一定是行为的“因”,而很可能是行为的“果”,而促使行为的“因”,往往只是感官接收到的简单指令;人感到自己能够自由选择行为,往往是被自己的语义模块欺骗了。
作者同时列举了一些其他常见现象,例如“公开演讲会紧张/族群间的仇视”是远古人类作为部落对于外部部落的恐惧,“爱吃甜食”是因为其促使远古人类去寻找最有营养的水果等,并提出这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之所以人的大脑制造出我们行为由我们主观控制的假象,也是为了促进自己的自信从而提升生存能力。
真假之辨,自由之辩
所谓真假,在西哲里吵得天翻地覆,而佛学则本着实用主义的目的——若感觉有利则命名为真,否则命名为假。基于此,那爱吃甜食促使喝奶茶的行为显然对健康不利,对甜的欲求是一种假的感受。所谓自由,如果按实用主义来诠释,就是能不能依靠自己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那么显然不能,因为我禁不住想要吃甜食,这简直是刻在我基因里的东西;当然有些自律者能控制自己,也有可能在其他欲求方面犯错误,因此人是不自由的。
从这个观点来看,直观批判的3和5迎刃而解,即我无法掌控我,且我的感受都是假的。但是如果消极分子一得到这样的结论,就躺平下去,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哲学家而是虚无主义分子,虽然可能这也是很多人对佛家人士对成见。
从西方哲学的角度诠释佛学
我无法掌控我,且我的感受都是假的。这个结论并非佛家独有,西方哲学也有相当一部份是承认全部或者部分结论,或者或多或少在讨论相关的问题。之所以我讨论西方哲学,是因为他更像是现代人类的语言,被研究的透彻,用于解释佛学对于我来说很有帮助。
西方哲学都在吵什么
我首先对西方相关哲学观点进行列举和比较。
- 巴门尼德:万物为一。
- 柏拉图,二元论:物质世界是对“型”的超验世界的模拟,超验世界完美。要追求型的世界而指导物质世界。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型不是更高的世界,而是实体的本质,而实体是物质的基本单元。
- 斯多葛学派,伦理学:宇宙是个整体,神用理性发挥其善,发挥理性就是顺应神而从善。
- 笛卡尔,唯理派:我思故我在,我是思想的主体应当是论证的开端,感觉是虚假的。
- 休谟,经验派:感观的现象为一切的开始,现象的共同发生是一切因果的唯一证据。
其实他们无非也就是在吵三个问题——1. 超验的精神世界究竟存不存在。2. “我”是超验的精神存在还是仅仅是物质存在?3. 我如何与物质世界发生作用,是自由的还是机械的,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佛学与西方哲学的异
我思考上述所有的西哲思想,发现都有很大的问题:
- 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者是鄙视一切超验的,他们有很好的论据——可证明的一定是实验现象,一定是感官的经验的,则一定不是超验的。虽然这种思想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却得出了消极的结论——我的所谓精神等超验概念似乎都不值一提,世界没有温度。佛学关注人的心情,虽然是超验的,但有一定说服力,毕竟我不需要实验证明我有各种欲望。
- 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构建了由心灵出发的世界,却容易与现实脱节从而很难在经验世界中给人指导。佛学虽然旨在超验的目标,其精神却是经验的,他从感官出发构建整套佛学体系。
- 斯多葛学派的伦理学无非是让大家信仰神,发挥理性,本质上是一种超验指导经验世界的论断。相应的,柏拉图的二元论也有类似的局限性,并大受经验者批判——如何能够让精神世界影响物质世界?若能影响岂不是所谓的精神也是物质的一部分?佛学的实用性在于其肯定经验感官的强大和对人的束缚,并提出用切实可行的“正念”修行而非斯多葛学派的理性说教PUA来达到目的。他反其道而行,不指望精神世界改变现实世界,而是希望现实世界不束缚精神世界。
- 亚里士多德的物质实体论更不用多说,经验论者也批判其所谓的“实体的本质”无法通过感官观测(因为可观测的都是性质)从而不存在。在佛学者的眼里,这种把感官性质实体化的做法,是“有相”,是人类苦的根源。
佛学与西方哲学的同
- 佛学和柏拉图的世界观是相似的——存在一个精神的自我/世界并认可其为更真实的存在(因为那里没有苦难),而这样的存在就是“无我”和“无相”,是巴门尼德的“一”,是斯多葛学派的理性。当然呢,经验论者问我凭什么这么说,我会说用笛卡尔的方法告诉他们:我无法证明,但我能体验到我在思考数学/物理问题时并没有运用我的五官但那确切是一种存在的活动;那时候的我就是“无我”的、“理性”的。我没有拘泥于自身的感受或物体的材质,而是理性的(无我)去考察它后面的规律(无相)。
- 佛学和经验论者的方法是相似的——他从现实出发,运用感官构建自己的论点。他从感官出发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 佛学拥有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精神——他也观察到人们对于“实体”这个观念的执着,他肯定其在现实世界的存在。
佛学的理论答案
现实世界存在,存在的证据是“被动接收感觉的我”(同经验论)。但这个“我”不自由且被感觉欺骗(通过诸多现象可以证明,也同经验论),而我们分明有时存在理性状态,那个时候没有苦恼(柏拉图),因此需要积极肯定其存在(二元论)。
如何让自己更多的在理性的状态呢?一是“正定”,不被感受的性质产生的实体观念影响过深(亚里士多德);二是“正念”,剥离出理性的我来感受“感官给我带来的感受”(笛卡尔)。
没错,上面的诠释,正是我开头总结的
人受“五蕴”之苦,生而不自由。需进行“八正道”修练(书中主讲正定+正念),逐渐进入“无我”、“无相”的状态,从而得到解脱。
进而回应之前一些直观的批判,佛学强调的是通过抑制感觉来找到那个解脱的我,而不是说肉体的我就不感受了。是的,我有两部份,但经验和现象似乎支持这一点。我确实不能掌控自己,但修炼有利于我发现自己,虽不能赚更多钱但至少心情好。
佛学的方法
佛学的方法是冥想,其中作者主要介绍了“正定”和“正念”。其实两者相辅相成,可以认为尝试心平气和的去想自己所想,感受自己所感受。前一个想和感受是那个“无我”的理性,而“所想”和“所感受”的接收者就是我们现实世界通常出现的“自我”。我的理解,当这种事情形成习惯后,前一个超脱的我便会习惯性的出现,而不会深陷后一个自我。
作者提到一个有趣的修炼体验——在他冥想的时候听到电锯声非常烦躁,后来他尝试审视自己的感觉,发现那不过是一种“次次次”的声音并被自己听到,而之所以自己厌恶这种声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把它具象化为“讨厌的电锯”,当他摒弃这种观念时(无相),他便真正意义上拥抱了感觉并不被其扰(无我)。
所幸的是,我以另一种另类的体验证实了作者的说法——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感受到中央空调吹出来“呼呼”的气流,以及“次次”的电机转动声;我经常被其所扰。我未做到正定,但另辟蹊径,将“次次”声想象成知了,“呼呼”声想象成瀑布,不一会儿便神奇的享受了这种声音的感觉。因此,我相信佛学确有其实用性。
我的批判
首先,佛学关注的是超验世界,所以根据经验论者的理论,他帮助不了物理世界的事情,尤其是过度强调“无我”这件事。同时,这还有可能导致自相矛盾——我为了获得所谓的“极乐”而追求“无我”,但“无我”不应该是解脱于各种物质的感受(e.g. 极乐的感受)吗?如果你说极乐是超验的,那就更奇怪了,因为我一开始的动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过的爽——佛学似乎整了套不存在的东西,还要把它卖给你)。其实这个批判,和经验论者对柏拉图的批判是异曲同工的。
同理,如果我摒弃了苦难,但同时我也摒弃了尘世的快乐,那又有和益处呢?虽然自然选择的结果有时与人类社会存在错配,但绝大多数时候感受是有益的,所谓的“无我”岂非舍小而求大吗?
最后,所谓的无相,那“无相”本身是否是一种相,所谓的修炼不就是一种对“无我/无相”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本身不就是一种“有相”吗?类似的批判,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就有类似的阐述。
所幸的是,作者在“洞见”里对中间一个问题有一定的诠释,但是一种经验性质的——佛学并不否定那些大部份正确的感受,只是“无我”有利于在感受欺骗自己时进行解脱;但我分明觉得这和强调“无我”的悟道是两码事了。
佛学的扬弃
我更乐于进行一种非神秘主义的阐述——而其核心就在于“无我”和“无相”的理解。我认为人有“六蕴”,其五为佛家所说,其六即为理性。无我就是习惯于让理性做主导,让其力量超过其他感官。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点,不能像马可奥勒留那样单靠思辨来实现,而应当通过冥想练习。
让我得出自己的结论吧。
1 | 勤奋练习,让自己习惯默认处于理性活跃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