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二)

考虑了一般意义的三段论,就要接下去考虑必然/实然/或然的相对论。必然指的是一个陈述必然(永恒)成立,实然指的是当下成立,或然是可能成立。

纯必然/实然三段论

对于一个成立/不成立的三段论,前提同时加上必然/实然,结论加上必然/实然,三段论同样成立/不成立(29b30-30a14)。接下来讨论只有一个必然/实然的情况,其中利用的性质是第一格的初始化以及必然性下词项置换规则完全一致。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一)

前解释篇《Prior Analytics》解决的是分析三段论来进行演绎推理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定义了词项(term)、前提(premiss)和三段论(syllogism),并讨论了三段论的完满性(24a10-16)。由于书本内容确实很复杂,本文一些思路借鉴了维基百科的资料:

Prior Analytics - Wikipedia
定义与性质

前提的定义(24a17-24b14)

  1. 前提是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另一事物的陈述,可以是全称、特称或不定的(即前提可独立作为单一命题)。
  2. 证明(demonstrative)与辩证(dialectical)的前提不同,证明的前提是对于事实肯定和否定的确切断定,而辩证的前提取决于人的选择。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解释篇解读

命题的引出

范畴构成主体名词,作为主体的部分修饰主体名词的成分只是主体的部分。动词(包括动作以及是)构成对主体的描述,与主体名词结合形成句子。只有目的是判断的句子,也因此可判断真假的句子,是命题。

之所以讨论命题,在于讨论如何判断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对错。范畴本身无所谓真假,只有当一个人形成判定性的句子时,这个句子才是可判断真假的反映人类思维的命题。

命题的讨论维度

一个复杂的命题,其描述了人复杂的思维过程,对其进行分析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解构。解构分为四个过程:

  • 复杂命题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是单一命题构成的。
    复合在于主语的复合和谓词的复合,谓词包括动作的复合以及用以修饰主词的名词的混合(宾语)。其判定复合的标准在于是否为”一“的第一或第二实体。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解释篇(二)

复合、自矛盾、和非真实主体 Chapter 11

用多个事实诉说一个主体,或一个事实诉说多个主体,都是复合命题。例如”黄经纬是聪明人”,其代表”黄经纬是人“和”黄经纬是聪明的“,若把它视为一件事,则会导致”黄经纬是聪明的聪明人“这种冗余的表达。谓词对谓词的诉说也构成复合命题,例如”黄经纬是一个作为中国公民的人“,这里用人诉说黄经纬,用中国公民诉说人,是复合命题。(20b11-21a22)。

当然,作为标语限定的主体可以用冗余的方式诉说,例如某个特例的白人是一个白色的人。但如若主体存在某种引起矛盾的修饰,则即使用单一的谓词修饰单一的主体也不是真实的。例如”死人是人,白马非马“。若根据定义出发的名词主体不构成矛盾,且谓词本性上确切的描述了主体(例如”荷马是诗人”),这样的表达是有意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主体真实的存在,因为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只存在于人类思维中(21a23-21a34)。

解释:”荷马是诗人“的说法,在柏拉图的《Sophist》中关于存在与真实的关系也进行了详实的分析。柏拉图认为事物都可以用”存在“修饰,因此真实和虚假都是存在。真实在于对现实的影响,例如活着的黄经纬是真实的。虚假在于不同于真实,例如”死了“不同于活着,因而荷马是虚假的;黄经纬是由于”真实的存在“这一层级而存在,”荷马“不同于此,是作为一个虚假的事物在上一层级作为”虚假型“的个体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本质上类似,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将”虚假的存在“命名为”不存在/仅在思维的存在而可表述。因此存在与真实强绑定的同时,仍能反驳智者的”不存在者不可描述“(《Euthydemus》)的观点。

必然偶然的否定 Chapter 12

是的矛盾是”不是“。做的矛盾是”不做“。那可能是的否定是”不可能是“还是”可能不是“呢?由于同一不确定事物可以同时”可能存在“和”可能不存在“,所以可能存在的否定应当是不可能存在。关于几种情况和对应的否定: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解释篇(一)

解释篇《On Interpretation》在《Categories》解决思维的对象和联系的描述后,解决的是作为句子的命题、语言和逻辑。

范畴无真假,结合有真假 Chapter 1

语言是思维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民族没有共同的语言,但经验和思维是共通的。(16a5)内心的思想或语言仅当结合起来时有真假(16a11),人无所谓真假,“人是白的”才有所谓真假。

解释:范畴本身无真假,这与柏拉图的想法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万物皆型(《Republic》),型存在;若虚假作为型存在,则如何说明他的虚假?《Sophist》),型存在;若虚假作为型存在,则如何说明他的虚假?《Sophist》解释虚假的含义在于不同于真实,因而在讨论真实性含义的层次上虚假不存在,而其作为型在高一层次是存在的。虽然理性上解释的通——半人马在真实世界是虚假的,在一幅画里是由于其满足”半人马“的型而是另一层次真实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没这么多事——我不管你半人马存不存在,没有讨论的价值。你说”我昨天见到/梦到一只半人马“,我再分析你的真假。

名词(noun) Chapter 2

名词是约定俗成的具有意义的声音(16a20)。名词不可分解,复合名词的部分仅对名词的含义有补充作用,其单独不具有任何含义。海盗船中的海盗和传对于描述海盗船本身有帮助,船自身和对外部没有意义。

名词的意义来自于约定俗成,野兽的声音无意义。“非人”不是名词,是不确定名词(16a30),“黄经纬的”不是名词而是表语(cases of a noun),诉说表语的方式与诉说名词的方式相同,只是他们不能通过be动词直接组成有真假的命题。(16b1)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读

范畴的动机

人类最重要的一类活动就是思考,思考的目标便是思维的对象。思维的对象若是不加以分类,便是无限的多和混沌(《Philebus》),反之则是有限和可把握的事物。《范畴篇》所做的便是将思维的对象进行范畴分类。

思维的对象必是作为一而存在(《Parmenides》)的事物,然而其存在的性质可进一步划分。思维的对象若非本质的存在,则一定是依赖于本质存在的存在;若非单体的存在,则是作为单体集合的普遍性存在。本质存在的单体(Essential Particular)是一切讨论和思维的起点,依存于它而存在的单体必须从本质出发进行考虑。群体作为直接可把握的事物必须由于共性的普遍性而称为“这个群体”,否则这个群体无意义。个体的本源/依赖,和群体的本源/依赖,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存在的四种本性划分(类似于《Statesman》)。而四种本性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用相属(Said-of)和依存(present-in)描述,例如黄经纬是人是相属,人是黄经纬的泛化类型。黄经纬在社会中只是偶然的,并非依存的。黄经纬的语文知识一塌糊涂,作为个体的语文知识是依存于黄经纬存在的。

范畴的划分

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最直观的思维对象,便是一个个直觉可感知的个体,其个体是作为其本身完善有意义的,是第一实体。例如一把椅子,若排除其关键部件则不为一个实体。虽然我们仍能思考它,但它不是一把椅子,而是一系列部件组成的有限的多,其部件是第一实体。由于共性而普遍存在的实体集合是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可由第二实体诉说。

把握住了最根本的实体,就要诉说他的特性,他与另外事物的联系。其特性,必然是定量的或者定性的,而定量的就要思考数,定性的就要思考性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若是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则是关系,而偶然发生的联系,则可分为拥有/施加动作/承受动作。除此之外,事物除了其本性和与外在的联系,还存在其与世界的联系,分为时间/地点/所处。综上,所思考的对象,有十种范畴,实体,实体自有的特性(数量、性质),实体与实体的联系(普遍的关系,偶然的关系(所有,施加,承受)),以及实体与世界的关系(时间、地点、自身所处)

范畴的普遍联系

正如考虑第一实体便需要考虑其普遍性的第二实体,考虑关系也要考虑其普遍性的关系。类似《sophist》讨论了五种型(相同、相异、存在、静止、运动),亚里士多德讨论的是范畴的存在(前提条件便是存在)、相同、相反、相等、程度对比、先后。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二)

数量(Chapter6)

数量(quantity)可连续/间断。间断的是数字/语言,连续的是线和面。几何上的数量有相对位置,其他没有。其他一些事物,比如“船是大的”,并非船是数量,而是其形状是数量。除了空间,数量没有相反者。具体的数量不存在大小(一个3不比另外一个3大),可以用相等和不相等描述。白和白只能说相同,数和数可以说相等。

解释:显然,亚里士多德有他的局限性。由于负数的存在,数是可以有相反的。由于实数的存在,数是连续的。由于向量的存在,数是有位置的。不仅是三维,数可以表示任意维。

关系(Chapter7)

关系(relatives)由于数个事物相关而被诉说。大小、习性、感觉、知识、姿态是关系,因为他们都需要别的事物说明,知识得用知识解释,位置得用另一位置诉说(知识的解释类似于柏拉图的《Theaetetus》。有的关系有相反者,有更多更少。

关系可以互相转换(a->b的某种关系一定对应b->a的某种关系)。若表达的关系无法转换(羽翼是鸟的羽翼),原因是关系未被正确表达(羽翼是有翼生物的羽翼)。(7a1)因此,有必要造新词,例如船舵是船的船舵(相比于舵,船舵依赖于船,其关系更加简明)(7a10)。

有些关系的对象同时存在(a是b的两倍,ab同时存在),有的关系不然(知识的对象先于知识,感觉的对象先于感觉)(7a30)——这点我投反对意见,人类先发现电磁波的知识,然后才有了无线电。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还是停留在discovery,而非creation。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一)

范畴篇《Categories》是工具论《Organon》中的一篇,其描述的是我们人类思维(语言)所考虑(表达)的事物的性质。

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Chapter1)

  • 同名异义(homonymous),例如人和肖像都可以叫动物,但“动物”的含义完全不一样。
  • 同名同义(synonymous),人和牛都可叫动物,这里的动物的含义是一样的。
  • 派生(paronymous),grammar->grammarian, bravery->brave。
Read More

柏拉图对话录——思想详解

背景与动机

柏拉图对话录阅读的挑战,是理解型、辩证法、认知论,并与柏拉图前期作品热闹的辩论相结合,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真正找到联系,理解柏拉图具体构建的体系的含义,以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柏拉图对话录的动机是劝人追寻真善美,然而普通人听到这种大词通常会似是而非的点点头,以为自己理解,而实践上和认知上都完全的违背这种原则。从这个视角来看,柏拉图大致做了这几件事——

哲学入门

真善美的苏格拉底的具体表现。《Apology》, 《Crito》

违背真善美的各种理论。

2.1 相对主义——《Apology》, 《Crito》,《Protagoras》,《Cratylus》
2.2 博学主义——《Charmides》《Euthyphro》《Hippias Minor》《Ion》
2.3 虚无主义——《Euthydemus》,《Cratylus》,《Sophist》
2.4 享乐主义——《Gorgias》,《Republic》,《Philebus》

引发各种美德的讨论,让人们意识到已有人类知识的不完善。

3.1 节制《Charmides》
3.2 勇敢《Laches》
3.3 虔诚《Euthyphro》
3.4 诚实《Hippias Minor》
3.5 智慧《Ion》
3.6 正义《Republic》

Read More

柏拉图对话录——摘要

摘要

Apology

在真理面前人是无知的,不以权威或人数决定,真理大于生死。

Crito

善恶大于生死。践行善的规则,好人无法被伤害。不用考虑愚昧大众的评论。

Phaedo

知识来自灵魂回忆,世界万物都在互相转换,人对于知识的无师自通来自前世。

类似于型,灵魂是不可见的单一物。复合物是肉体可见的。灵魂先于身体,身体的生灭起决于灵魂的存在,灵魂不灭。

Charmides

节制不是表象的平静、谦虚,他的内涵是做好事,但需要认知。 认知是智慧,是关于好坏的知识。但好坏是具体技艺决定的,智慧与他们不同, 便不产生利益。节制这种美德是什么,智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Read More